03项目产业化及应用情况
聚酰亚胺有色纤维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形成销售,先后获得工信部绿色纤维认证和欧盟OEKO-TEX® 100生态纺织品认证。产品解决了聚酰亚胺不易染色的缺点,具备高附加值,有效拓展了聚酰亚胺纤维的应用领域。
有色聚酰亚胺纤维的断裂强度≥4.5 cN/dtex,断裂伸长率≥8%,热分解温度≥500℃,耐水洗色牢度4-5级,耐汗渍色牢度4-5级,耐皂洗色牢度4-5级,耐光色牢度>4级;相关织物的断裂强力≥2500 N(径/纬向),撕破强力≥850 N(径/纬向),缩水率≤1.5%(径/纬向),耐水色牢度≥3级,耐光色牢度≥4级,燃烧无熔滴现象。
基于有色聚酰亚胺纤维开发了系列功能制品,包括新型消防灭火防护服、特战防护头套、电焊服、飞行服、遮光罩、机降绳索、防火阻燃毯、军用睡袋、保温内衣等,为国防军工、特战反恐、安全防护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材料支撑。
04项目成果单位简介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以纺织、材料、服装、设计为优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拥有“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多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等,为化纤新品种、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支撑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战略需求,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31项,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重大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为“天宫”“天舟”“北斗”“天通”“嫦娥”作出贡献。
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集聚酰亚胺高性能纤维及其后道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建有江苏省聚酰亚胺纤维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40余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拥有“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的自主知识产权,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聚酰亚胺纤维相关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特种防护、结构与复合材料以及环保高温除尘领域。
武汉纺织大学是国家卓越工程师试点院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及一批省级重点研究基地,近五年学校荣获多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等,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一批省级重点研究基地,相继承担多项国家基金项目、“973”“863”项目和重点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相关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在纺织、印染、服装和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居于领先地位。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是围绕高端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功能纤维新材料、前沿纤维新材料等领域建立的功能性纤维高效成形中试与产业化平台,聚焦前沿纤维培育与孵化、纤维工程设计与应用集成等,以实现先进功能纤维技术革命性突破、提升我国纤维材料、纺织及终端应用全球竞争优势为目标,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竞争前沿技术研发,力争成为我国化纤行业核心技术的“发源地”。
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重要的军需、武警、工装、行配等制式服装、鞋靴的生产基地和整合型系统服务商之一,具备年产各类服装5600万套、服饰产品2800万件、鞋靴7500万双、各类纱线1.78亿吨、坯布5700万米、印染色布7400万米的生产能力,承担着50%左右的军需、武警被装产品生产任务,并与国家15个统一着装单位职业装市场的主要供应商长期保持战略合作关系,向欧洲、非洲、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服装、鞋靴、装具等军需被装、民用鞋服产品等。
(来源丨中国纺织科技)
© 2022 应急救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版权所有 新兴际华集团人才学院 电话:010-83938661;010-83938666 传真:010-83938663 邮编:100070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新村一里15号 京ICP备202201083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