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究-写信
特别的世界读书日 特别的阅读学习者——《应急产业研究》研读 心得摘登

    刚刚过去的4月23日是第25个世界读书日,在这个新冠疫情仍笼罩全球的特殊日子里,一批从事特殊产业——应急产业的工作者正在研读一部不久前刚刚面世的书——《应急产业研究》。
           这部由新兴际华集团组织应急产业发展方面权威专家编写、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国内首部应急产业方面的研究成果,自3月底出版并在京举办应急产业发展研讨会暨《应急产业研究》新书发布会近一个月来,得到了应急产业领域人士乃至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并陆续发来各自的研读心得分享。谨先摘登部分片段,以便引发更多同人的广泛深入交流,我们还将陆续选登。

    **********

    《应急产业研究》一书在应急管理部组建后2年正式出版,书中从多个维度对国内外应急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本书既对应急产业发展、体系规划、能力建设等顶层设计进行了分析,同时也对体系建设、应急科技关键技术、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规划;既对产业发展核心要素、内因外因进行了探讨,也有产业建设方向、实现方法、建设规划建议以及实施方案。这本书对从事应急产业的人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不仅查摆了应急产业目前的痛点难点,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面向“大应急、全灾种”的应急救援要求下,应急产业将成为保障国家应急安全的重要产业,产业的发展需要在“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前提下,将政、产、学、研、用切实融合,在政策引导下,大力推动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将多技术集成研制高精尖技术装备,重点解决应急救援中从监测预警到应急处置中还未能解决的“卡脖子”的难题,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逐步完善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创新应用创新,形成体系化的闭环。
                                                                           ——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副研究员 钟琳

    **********



          安徽奇瑞瑞弗特种车辆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专注于房车(宿营车)、救护车(医疗救援)研发与产销服务一体的中美合资特种车企业,2020年1月25日接到工信部首批生产抗击新冠肺炎所需的负压救护车的任务,次日即紧急全面复工,并于2月5日顺利完成任务,之后又在2个月内紧急陆续为国内交付160台负压救护车(2019年全国销量仅为几十台)用于抗疫。此次我们能不辱使命,得益于工信部、安徽省经信厅领导的信任与直接领导、指挥,但我们同时也感到我们对应急产业缺乏足够的了解、认知。近日有幸拜读新兴际华集团总经理杨彬先生主编的《应急产业研究》,如获至宝,从理论、实践上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为我们后期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标准提供了捷径。该书凝聚了杨总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无私地奉献出来,体现了产业龙头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更为我们这些新兴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期待在应急救援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带领下,为我国应急产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安徽奇瑞瑞弗特种车辆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柯传灯

    *************



           “应急产业”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时任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的华建敏在《全国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应急产业”。我国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挂牌成立的应急管理部,成为引领应急产业形成和发展的“风向标”。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先导产业,应急产业虽然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但我们实际工作中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例如应急产业概念界定不清,目前,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术界,对“应急产业”的定义不清晰、不统一、不规范。应急产业概念界定不清导致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或规划产业园区建设时,对哪些产品属于应急产品,哪些产品应鼓励,哪些产品应限制,哪些企业应引入等分歧较大,很难找到准确的依据和标准。以成都市为例,当前成都市对于应急产业方面的政策亟待完善,现行的应急产业政策分散于各个法规、各个部门文件,组合性不足,应急产业分散在各个领域,尚未有系统性政策引导进行有效整合,
            杨彬先生主编的《应急产业研究》酝酿筹备多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创作团队加快了创作步伐,发布以来得到了应急产业圈的追捧。该书开篇即对应急产业进行了概念性的解读,应急产业是什么?应急产业的特点、应急产业的要素、应急产业的分类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通读全书,让我们对应急产业的概述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也由此对于政策导向的准确性和产业发展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政府制定顶层设计、宏观谋划来整合资源,塑造未来应急产业竞争新优势有着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的指导意义。本书为应急产业和应急科技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也将应急产业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必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如本书主编杨彬先生所言:“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让更多的组织和个人受益,并带动整个应急产业快速度发展,投入提升我国应急能力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成都市应急管理学会 陈娟

    **********

    自2008年参与汶川地震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至今,我一直从事公共安全与应急指挥相关工作,在2019年9月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和新兴际华等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应急产业博览会上作为特邀嘉宾还专门做过一个“透明城市与应急产业发展”的专题报告。今年3月29日参加完应急产业发展线上研讨会暨《应急产业研究》新书发布会后即从出版方网店订购先睹为快,到手后赶紧通读了一遍。总体感觉本书从应急产业的基本概念、国内外现状、产业发展环境、文化、标准等相关层面对国内应急产业发展的情况与未来予以了全面分析,定位清晰,立足高远,高瞻远瞩但又通俗易懂,是一本难得的科普读物和专业读物,可见编委会前期作了大量扎实的调研与梳理工作。
           此书出版发行时恰逢春节后全球范围在紧张应对新冠疫情、普遍缺乏产业性指导和条理的背景下,可谓恰逢其时,也是时代的呼唤,相当于一支强心剂或教科书,能够给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相关行业机构以清晰的解析和指导,能够有效拓宽各地应急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招商引资和属地化产业孵化、培育思路,甚至能有效拓宽各地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思路和联动思路。同时,该书也对应急产业的产业环境、产业政策、产业体系进行了详细解析,也能够给予很多希望切入应急产业的相关企业、资本方相关引导、辅助,也是一本难得的产业投资引导材料。特别是新兴际华无私贡献智慧与经验并向重点政府部门和行业机构赠书,赢得得了各方的一致赞誉,向编委会和出版发行方致敬!也向一直参与、关注国内公共安全与应急事业、产业发展的同人致敬!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安全总工
                                                透明城市智库发起人、透明城市联合开放创新研究院发起人    尘福通

    **********

    继续欢迎应急产业领域及各界人士继续通过各类媒体或自媒体发布见解或向我们投稿。
           投稿邮箱:mishuchu010@sina.com
     
           回看应急产业发展研讨会暨《应急产业研究》新书发布会实况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订阅该书,请参考如下方式:
           http://www.cera.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0&id=139


     

       
     
       
     
     
       
     
     
       
     
     
       
     
     
       
     
     
       
     
     
       
     
     
       
     
     
       
     
     


写信说明

1、为便于与您联系并及时解决您提出的合理问题,请您如实填写姓名和联系方式,我们将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2、提交信件成功后,工作人员在7工作日内及时接收,请不要再重复提交。

3、写信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可能由系统故障引起,请您换个时间再写信提交。


写信说明

1、为便于与您联系并及时解决您提出的合理问题,请您如实填写姓名和联系方式,我们将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2、提交信件成功后,工作人员在7工作日内及时接收,请不要再重复提交。

3、写信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可能由系统故障引起,请您换个时间再写信提交。


收起
点击查看写信说明
请选择类型:
邮件主题:
您的姓名:
您的手机号:
您的邮箱:
是否公开内容:
详细内容: